㾅
拼音 [zǐ] 注音ㄗˇ
总笔画9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疒部
五笔UTNT 仓颉KLXH
郑码TMIM 四角00127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3F85
笔顺丶一ノ丶一ノ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ǐ(ㄗˇ)

⒈  瑕疵。

⒉  病。

统一码

㾅字UNICODE编码U+3F85,10进制: 16261,UTF-32: 00003F85,UTF-8: E3 BE 85。

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𤴹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㾅

㾅【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側吏切《集韻》壯仕切,𠀤音滓。《說文》瑕也。《博雅》㾅,病也。

说文解字

㾅【卷七】【疒部】

瑕也。从疒𠂔聲。側史切

说文解字注

(㾅)瑕也。古本皆作瑕。惟小徐及毛本及集韵作瘕。恐是譌字耳。?之言疵也。从𤕫𠂔聲。側史切。古音在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