㳂
拼音 [yán] 注音一ㄢˊ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WCY 仓颉ECI
郑码VOZS 四角38132
结构左右
统一码3CC2
笔顺丶丶一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㳂字UNICODE编码U+3CC2,10进制: 15554,UTF-32: 00003CC2,UTF-8: E3 B3 82。

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沿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㳂

㳂【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正字通》同沿,俗省。

说文解字

沿【卷十一】【水部】

緣水而下也。从水㕣聲。《春秋傳》曰:“王沿夏。”与專切

说文解字注

(沿)緣水而下也。禹貢。沿于江海。達于淮泗。鄭本沿作松。字之誤也。馬本作均。依今文尚書也。均者、沿之假借字。如三年問反巡過其故鄉、荀卿巡作鉛。假鉛爲巡。其理一也。从水。㕣聲。與專切。十四部。㕣古文沇。春秋傳曰。王沿夏。左傳昭十三年曰。王沿夏。將欲入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