㒆
拼音 [chì] [kè] [xì] [xiào] [yàn] 注音ㄔˋ ㄎㄜˋ ㄒ一ˋ ㄒ一ㄠˋ 一ㄢ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人部
五笔WWGN 仓颉OORM
郑码NOYY 四角282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3486
笔顺ノ丨ノ丶一丨フ一フ丶一フ丶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㒆字UNICODE编码U+3486,10进制: 13446,UTF-32: 00003486,UTF-8: E3 92 86。

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㒆

㒆【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同翕。

说文解字

歙【卷八】【欠部】

縮鼻也。从欠翕聲。丹陽有歙縣。許及切

说文解字注

(歙)縮鼻也。糸部曰。縮者、蹴也。歙之言攝也。从欠。翕聲。許及切。十六部。丹陽有歙縣。陽當作楊。字之誤也。地理志、郡國志。丹楊郡歙縣。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休寧縣皆其地也。今徽人讀武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