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选购常识(一)

选购空调谨防误区

归纳起来,选购空调的误区主要有:

1、重品牌胜过重型号

一个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再高,也不可能几十上百种型号都好,事实上,一个品牌通常只有少部分型号出色,也可能牌子很响,但所有型号性能都很一般。

2、重文字描述胜过重技术参数

有人偏偏对天花乱坠的文字描述深信不疑,就拿省电一项来说有的厂家说省30%,有的说省40%,更有胆儿大的说省48%,还有的说采用了什么什么新技术所以省电,有的又说获得什么什么节能大奖,你到底信谁?别忘了,所有这些描述都是不会写进产品说明书里的,厂家也是不负法律责任的,因为宣传资料里明确写着:本公司不承担印刷错误及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的责任。你仔细想想,省不省电,省多少电,最后不都要体现在技术参数上吗?技术参数及测试时的工况都会写进产品说明书里,厂家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且测试工况国家有统一标准,因此技术参数就有了可比性。你为什么偏偏不去考察技术参数呢?

3、重辅助功能胜过重主要功能

空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当然是制冷和制热,这就和彩电的主要功能是画质一样毋庸置疑。然而一些朋友热衷于考察一些辅助功能,什么负离子啦、光触媒啦、48种环绕立体风啦、抗感冒啦等等,完全被厂家牵着鼻子走,这就是本末倒置了。试问,这些功能你怎么考察?怎么验证?不要以为都是国内生产的,主要功能差不了多少,没有必要去考察,本文后面将向你展示不同型号的性能差异有多大!

4、对价格的两种极端态度

一种是只要便宜,其它都不太关心。其实,空调的加工工艺和安装都很重要,不知名的小厂根本没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也不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你怎么就能放心?另一种是认为越贵越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其实,不同的厂家策略也不同,有的看重单台利润,有的看重市场份额,有的大打广告,有的默默开拓市场。因此,你只看价格不比性能,很可能就当了冤大头。

那么,比性能又比什么呢?主要比三个:能效比、变频范围(针对变频机)、噪音。为更好地说明问题,这里,我想结合两款主流的直流变频(直流调速)28型机的技术参数告诉你怎样比较。为力求客观公正,所有参数都取自厂家自己的宣传资料。

1、海尔新超人KFR-28GW/(DBPF)

制冷量2800w(1000w-3300w) 制冷时输入功率920w(460w-1450w)

制热量4000w(1000w-4800w) 制热时输入功率1320w(450w-1600w)

2、长虹大清快KFR-28GW/BQ

制冷量2800w(600w-3300w) 制冷时输入功率740w(100w-940w)

制热量4500w(400w-6300w) 制热时输入功率1150w(90w-1615w)

注:括号外均为额定值,括号内为变频范围

比较如下:

1、 能效比

制冷时EER=额定制冷量/制冷时额定输入功率

制热时COP=额定制热量/制热时额定输入功率

经计算,海尔EER=3.04, COP=3.03; 长虹EER=3.78, COP=3.91

什么意思?这就是说耗费单位电能,空调能制多少冷和热,数值越高越好,日本最新推出的空调能效比已经有达到4点几的型号,而国内还以2点几居多。如果你还嫌不够直观,那我们来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如果这两款空调都以额定功率制冷运行24小时,则海尔耗电22度,长虹耗电17.8度。这下直观了吧?切记,省电不省电,关键看能效比,而这也是对厂家综合技术实力的最严峻考验。

2、变频范围

对于变频空调,这是第二关键考察指标,一般而言,变频范围越宽越好,因为当维持运行时,功率低得下来才能省电;当刚刚启动时,功率高得上去才能尽快达到设定温度,即尽快进入维持运行。另外,根据经验公式,我们选空调时应选制冷量至少为150*房间面积,制热量至少为250*房间面积。比如制冷3000w,制热就要5000w才够。而国内一些空调往往制热量偏小,冬天使用就会不够,这一点应充分注意。

3、噪音

产品说明书会写,但一般消费者不太好事先验证,只好靠用过的朋友口碑宣传了。但我认为,如果厂家前两点做好了,恐怕噪音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毕竟综合实力摆在这里。不知对否?

比完性能比价格,通常好东西就贵,但也不一定,比如前两款,海尔售价4300元左右,长虹4月降价后是4100元左右,但它原价太高了,要6000元左右。因此,我最后买了这一款长虹。

大家知道空调是家中耗电量最大的电器,因此省电也就成为很重要的一项性能。各厂家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提高压缩机的效率、采用内螺纹铜管、采用亲水铝翅、增加铝翅密度等等。但是,这些措施只是手段,目的还是省电。至于说这些手段有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的,那还必须用数据说话。什么数据?首要就是能效比,对变频机还有变频范围。

先说能效比。这是决定空调是否省电的主要因素,但正如一些朋友所说,对变频机而言,光考察额定功率时的能效比是不够的,因为它恰好工作在额定功率下的时间是很少的,所以最好是能有制冷量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曲线,这样我们可以画出能效比的变化曲线,全面进行考察。但是,目前厂家提供的数据只有三个点:最低、额定、最高,因此,想要深究的朋友最多可以再把另外两点的能效比算出来比较。比如,仍拿前两款的数据来说,海尔制冷最低时EER1=2.17,最高时EER2=2.28;长虹制冷最低时EER1=6,最高时EER2=3.51。

结论:一般而言,额定功率时能效比较高的型号,在整个运行区段内能效比也较高。

再说变频范围。它是决定变频空调是否省电的第二重要因素,但这个“第二重要”到底是20%还是30%呢?很难定量,只能根据你的使用工况来大致估计,只开一两个小时,恐怕20%的重要性都达不到;如果长期开,或许要达到30%重要。注意:不是说省30%的电!另外,一些朋友讲选变频空调本身也是误区,由于这已经是另一个问题了,我想我会再发帖说明的。

如果前两个指标都优秀,当然整体就优秀,这不会有何疑问。但如果你看中的两款里面鱼和熊掌没有兼得,那该怎么选择呢?比如小虾兄要选40机,一款就是他列出的长虹大清快,EER=2.83,COP=2.97,制冷量900w-4500w,制热量700w-7600w。另一款呢,比如这些指标分别是3.5 3.7 1200w-4500w 1200w-7000w,那我会选后一款的。但如果另一款的指标分别是3.0 3.2 1500w-4500w 1500w-6000w,那恐怕还是大清快比较好。

当然,这里隐含有两个前提:1、几款空调价钱相差不是太大;2、不能总是短暂使用,比如一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