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空调跨越“年关” 市场如火如荼(一)

  进入7月以来,广州地区的平均气温达到了33℃左右,出现了“炎夏”的状况。广东家电市场上,空调的销售也呈现产销两旺的利好局面。据广州国美的统计,7月至今的销售额比6月份增长了6.8%左右。考虑到6月份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旺季,因此7月份空调销售的增长可以用“喜人”一词来形容。

一般来说,空调业内有很多企业把8月1日定为下一个冷冻年度的开始期,相应地7月份就是空调的“收官阶段”。冷冻年度转换的“年关”之际,广东空调业产销两旺并且价格平稳,既是对前期因雨影响销售的回补,也将为旧的冷冻年度划上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跨越“霜打”险情

顾名思义,“年关”一词总有困难的含义。广东空调业在7月的年终关口也险些遭遇险情。近日,有中消协的空调抽检报告指出,9家空调企业的能效比标注存在虚高现象,其中被点名的就有7家粤系空调企业。据说此报告出炉当天,主要在广东生产的某外资品牌空调当天的销售额就下降了20%。“年关”之际,这次事件无异于一场“霜打”。

由于事情来得突然,而且存在着不少争议,广东省家电商会已出面协调此事。目前已经澄清,此次事件与产品的质量无关。被点名企业的抽检产品在质量上并不存在问题,而是在能效比的标注上存在误差,但误差也属于正常范围。一场“霜打”让不少消费者虚惊一场。

据记者在市场上的了解,这一事件的后果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坏。在被采访的消费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不知道能效比究竟是什么;有的消费者大概知道能效比是衡量空调性能的一个指标,却对其含意不甚了解;只有小部分的消费者知道空调能效比的具体含义。部分消费者还认为,很多品牌的空调性能都差不多,他们购买空调时不会太注重能效比。一位正在购买空调的先生直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效比高的空调价格也高,节省的电费还填补不了购买能效比高的空调时多花的钱。相当多的消费者认为,他们会全面地比较空调的性价比和外观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而不单只是注重能效比这一方面,其中保修期以及保修质量也很受消费者关注。

产销形势利好

由于广东地区夏季时间比较长,加之今年农历七月有闰月,夏季相应地要延长。传统的8月1日开始的下一个冷冻年度实际上也应该再往后顺延,也就是说,目前所谓的“年关”应该还将延续一段时间。按照现有的产销形势预计,拖长了的“年关”还将为今年的产销统计数字作出最后一笔有力的贡献。

广东空调市场“年关”阶段的旺销,有望极大地提升销售量和销售额,继续巩固广东空调行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目前目前空调器的年产能力已达5600多万台,国内销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7成以上。在全国空调品牌的前六名中,广东空调品牌占据了四席。来自广东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仅是广东空调生产企业,在2005空调冷冻年度中,出口空调多达1489.10万台,与2004空调冷冻年度相比增长10.1%;出口值23.2亿美元,增长17.9%。虽然今年5月份,广东空调业曾遭遇到了雨季的干扰,但按照现有的产销情况看,今年空调年度整个广东空调业仍将保持往年的产销势头,甚至有望超过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