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浅析(一)

[摘要]我国本就是一个危机多发的国家,而进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政府无疑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政府职能观已越来越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进行定位,以提高我国的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保障。
  [关键词]危机管理;政府职能;定位;和谐社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不和谐的音符总是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而“非典”危机、“9·11”事件、禽流感的阴影还笼罩在人们心中,而频发的矿难事件、松花江水污染、朝核问题等等又都在提醒我们:我们一直生活在危机中。
  如何正确地看待与应对危机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实施的职能进行定位,并希望能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一、理性对待危机
  
  很多学者给危机下过定义,如C·F·赫尔曼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作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吃惊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等人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我们认为,危机就是处于关键时刻的某个事件,它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也可能蕴涵着机会。而公共危机则是指可能对公共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状态;它具有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等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除自然因素造成的危机以外,人为因素引发的危机也越来越多,破坏性可能更大。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利益冲突明显增多,意识形态整合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严重损伤政府的公信力。一些自然危机表面看来是由于不可抗拒力引起的,实际上也和人们的行动有关。如洪水的泛滥、乱砍滥伐森林,而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等就和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有直接关系。
  公共危机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毁坏,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政权的稳固以及世界大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动荡;而危机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判定性,这就使得对危机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如果对危机进行充分预计、合理预防和妥善处理,则会使危机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亦有可能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
  
  二、政府职能定位
  
  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尤其是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毫无疑问,危机管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如何对政府职能定性定位呢?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信息传达,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加强合作”。
  危机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让我们似乎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但有的时候还是会通过某些征兆体现出来。我们要建立相应的预警制度,用少量的钱去预防,而不是等危机出现以后,造成了损害,再花大量的钱去治疗。政府要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利用多种媒介,及时准确收集可能导致危机的信息。而在危机一旦发生之后,政府要掌握关于危机的规模、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时作出决策。在危机阶段,政府同样要履行好信息的收集与公开职能,明确民众的心理,使民众能够及时了解他们所处的状态。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民众不可能对危机的进展情况清晰了解,从而会出现许多盲目跟风和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情况,这就增加了危机解决的难度并可能使危机进一步扩大。如我国在2003年的SARS事件中,自政府公开疫情信息后,广大群众被发动起来,出现了群防群治的好局面。危机解决后,政府依然要收集关于灾后地区民众生活状况及解决满意程度的信息,以稳定民心。需要强调的是,信息的传达这一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贯穿危机管理始终的。
  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虽然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但很多具体操作性的活动还是由其他机构来实施的,如卫生防疫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新闻媒体等等。“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产生了众多新兴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以及众多的边缘人群和边缘团体,利益和权力在不同的主体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转移和运作,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较好地做好平衡各方利益的工作,政府需要加大协调的力度,做好社会成果的再分配工作,尤其是初次再分配。在危机发生时,政府为了能很快地平息危机,可能会采取非常规手段,不可避免地损害部分人的利益,给民众的生活造成不便。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维护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