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的比较分析(一)

摘 要:以经济发展程度而论,美国属于后工业国家,而中国正处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因而对于社会、市场与市场主体的调控与导向,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对同一领域的政府职能而言也体现在履行方式和程度上。然而,探求上述差异的根源并不能以“体制”差异一语概之,何况这种差异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发展,研究者应以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差异,而不是给出笼统的答案。
  关键词:界限;履行方式;发展
  
  1 政府行政职能的一般内容
  
  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与社会、市场及企业的一道界限,其行使的范围与力度既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表现,也是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即行政职能范围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文化的内容无限度的扩张。概括而言,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与社会职能四个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五种角色,即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宏观经济的调可制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之比较分析
  
  (1)在政治职能上,中美两国主要有两个大的区别,一是政府行政权力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二是防御国外侵略上两国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①美国总统的每一项宪法权力在实践中都超越了制宪者意图的范围,但是这丝毫不违背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在起草宪法时,对行政权的担心普遍存在,制宪者们担心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会威胁到美国人来之不易的自由、平等和自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美国总统逐渐获得了大众领导权,即某种程度上与国会相抗衡的权力。这种情况起源于罗斯福在任期间,国会对其提出的几乎每一项新政迅速表决通过,使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印象:总统单方面决定了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属于总统的行政权的确又受到了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牵制,例如总统制定条约和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需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国会也有权弹劾总统,将其撤职。因此,总统班底对国内行使的政治职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国家权力的平衡过程。
  ②在对外政策上,美国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国会在外交政策问题上比在国内政策问题上更倾向于尊重总统的领导权,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美国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在几乎半个世纪的历史中美国的国防政策都是根据与前苏联的冷战来制定的,自从苏联垮台以来,美国重新制定了它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即后冷战政策。美国打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牌子,以保护本国国家安全、打击恐怖分子的借口侵略他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2002年小布什将其称为新的国家安全原则:先发制人的战争原则。
  中国国防政策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以不侵犯他国内政和主权为前提,国防建设在国内GDP中也只占到很小的比值。
  (2)在对经济的干预上,美国的政策过程采取不同的形式,这取决于它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什么内容。美国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是将广泛的机构和利益团体集合在一起的,而中国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目的较为单纯,政府内部不存在党派之争和意见争论。中美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区别有:
  ①通过调控,美国政府对企业活动实施限制,旨在促进经济效率和分配。这种调控经常成为政治冲突的原因,这些冲突既有意识形态的,也有以团体为中心的冲突。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局限于经济层面,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经济决策失误,一般很少影响政治高层的稳定。并且这调控虽然有浓重的政治意味,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这种意识形态不是指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自由放任模式和集体主义模式),也就是所谓以马克思和斯密为代表的两种极端的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