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

词典名字:

螳臂当车

词典发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结构:主谓式
感情:贬义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解释: 螳臂当车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例子: 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g”、“dǎng”。
辨形: “螳”,不能写作“堂”。
辨析: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都有“想用极小的力量阻挡或动摇巨大的事物”的意思。但螳臂当车的“当”比喻对潮流、运动、历史、车轮等的阻挡、阻拦和阻挠;着重指自取灭亡;而“蚍蜉撼树”的“撼”;比喻对集团、国家、政权等的颠覆、推翻、动摇;着重指不自量力。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最勇敢的行为
感情:贬义
英语:resulting in failure
俄语:напрáсные потуги лезть нарожон
日语: かまきりが前足(まえあし)を上(あ)げて車(くるま)を止(と)めようとする,蟷螂(とうろう)の斧(おの)
德语:eine Gottesanbeterin will einen Karren aufhalten(die eigenen Krǎfte überschǎtzen)